很多父母应该感觉到了,年轻人结婚的意愿很低,甚至找对象都觉得麻烦。
大龄剩男剩女,也常常看到。都三十多了,甚至四十岁,也一点都不着急婚姻的事。
父母使劲催婚,效果不明显,还会引起儿女的反感。一部分儿女,在父母的使劲催促下,都不回家了,把父母的联系方式都拉黑。
儿女们的缘分,到底是哪里?父母是看不到的。
正确的做法,就是别拼命催婚,而是告诉儿女,在什么情况下,缘分就来了。
图片
01
不懂“吊桥效应”的儿女,缘分难免会错过。
有人做了一项测验。
第一步,让一个女生,站在卡皮诺拉吊桥上。桥长450英尺,宽5英尺,处于悬空状态,桥下有230 英尺高的峡谷。
几个单身的男人,走上吊桥,胆战心惊。在他们遇到女生的时候,被女生搭讪,彼此还留下联系方式。
第二步,让一个女生,站在一座横跨小溪的普通小桥上。
单身的男人从桥上过,也被女生搭话。也留下了联系方式。
之后,进行统计,发现单身男人,都认为吊桥上的女生,更加漂亮,并且有一半的男人,还打电话和女生聊天,希望进一步发展。而普通小桥上,经过了16位男人,却只有两位男人打电话给女生。
这就是著名的“吊桥效应”——当一个人因为环境而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时,如果在此时碰巧遇到一个人,那么他就会错把这种环境引起的心跳加速理解为是对方让自己心动了。
简单来说,一个人因为外部环境而心动,和遇到一个喜欢的人而心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一个年轻人,对心动的人,保持克制、怀疑的态度,缘分就错了。
唐朝,河北博陵有一个书生崔护,一心要考取功名,显得心高气傲。
很多媒人给他说亲,都拒绝了。
有一年桃花盛开时,崔护到长安参加科考,落榜了,心情很是低落。
他独自出城去散心。口渴的时候,敲开一户农家,讨了一碗水。
端水的是一位美貌的女子。崔护的内心,怦怦跳。可是他想到,自己是落榜的人,没有资格表达爱。
离开农家的一年时间,崔护都想着这位女子,情不能自已。
第二年桃花开时,他马不停蹄地再次来到农家,敲门很久,也没有人回应。这个女子,他到底是弄丢了。
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很明显,崔护第一次遇到女子,之前已经走了很远的路。运动,让心跳加速,加上爱慕,心跳进一步加速。但是心动的那一刻,他却没有表白。
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人都遇到过。但是克制了。结果,一回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图片
02
学懂“吊桥效应”的儿女,抓住了两次机缘。
看电影《泰坦尼克号》,罗丝、杰克的爱情,被人羡慕。
其中有一个很经典的镜头:两个人从甲板上,慢慢靠前,站在了船的最前端。然后展开双臂,拥抱风景。
他们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作为普通人,肯定会心跳加速。
也就是这一刻,他们紧紧地拥抱,心和心融为一体。
一个穷小子,可以得到一个富家女的青睐。这是机缘巧合,也是穷小子的一些心机。
很多年轻人,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看起来是巧合,其实是“有意而为”。
切记!很多机会,本是自己创造的,起码是自己洞察到的。
第一个时机:对一个人心动的时候。
遇到一个心动的人,但是犹豫了一下,使劲把自己的心情平息了。此刻,只能遗憾地告诉你“机会错过了”。
一个人心动的时候,勇气是最大的,也最想要表达爱。可能表达之后,对方会拒绝。但是不表达,怎么知道对方是拒绝,还是同意?要是对方也心动了,岂不是遗憾?
只要的心动,那就一定要说出口,不管不顾,一刻都不要等。
第二个时机:和一个人距离最近的时候。
两个人同在危险的地方,千万不要跑开,而是主动伸手。
尤其是男人,伸手之后,90%以上的概率,会接到女生的手。牵手,就从这里开始。
想一想,危险的吊桥,彼此保护着,走了一程。以后的路,就顺顺利利,也总是会想起曾经的路。
有人对现在的年轻人的约会方式,进行了总结,主要有三种:爬山、户外、举铁。
爬山,户外活动,大家都会有运动后的心跳加速现象。脸色红扑扑,手心暖呼呼,心中很惬意,产生爱慕,就容易多了。
如果是几个人外出,那么人与人的距离也特别近。两个人外出,就毫无疑问,彼此变成了依靠。
多少情侣,在爬山之后,感情迅速升温,有了生死不弃的决定。
当然,网上认识的人,聊天多了,心动了,也要勇敢地“漂洋过海来看你”,拉近距离,诸事可成。
图片
03
很多人认为,找对象,宁缺毋滥。
结果呢?一次次犹豫,反复确定。等确定是爱,再去找对象,已经无影无踪。
也有人,确定是爱,再去联系,发现对方已经进入恋爱期了。
因为害怕花朵的凋零,就拒绝种花,这真的太愚昧了。
爱一个人,不是爱他的完美,不是一开始就决定一生一世,而是包容他的不完美,从爱每一段时光开始。
我们会遇到上万的人,总有一个人,让你心动过,那一闪而过的感觉,就是缘分。
机会在天边,也在眼前,就看是否抓得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下一篇:没有了